• 山白果根2022-10-07 19:19:04

    中药材“山白果根”。别名:水梨子、水冬瓜、水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2200m的混交林中。常与珙酮混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乔木,高1520m。树皮深灰褐色,呈不规则薄片脱落。叶互生;叶柄长45cm,叶片纸质,宽卵形,长915cm,宽712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有粗锯齿,幼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小口小金发藓2022-10-07 19:21:18

    中药材“小口小金发藓”。别名:小口杉叶藓、大蒴小金发藓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湿土上或石上薄土表面。四季均可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省区。原形态:植物体较挺拔,幼时暗绿色,老时赤褐色。茎单一,稀有12分枝,高210cm,基部密生假根。叶多集生于上部,紧贴茎上,似不卷曲,湿时倾立,阔披针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羽藓2022-10-07 19:23:34

    中药材“大羽藓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岩石表面、林地湿土面及树干上。 资源分布:产于陕西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云南、西藏等省区。原形态:植物体交织成片,鲜绿色、黄绿色。茎匍匐,一般规则二至三回羽状分枝。鳞毛多数,披针形至线形,分叉。茎叶三角状卵圆形或阔三角形,具褶,先端延长成616枚细胞单列组成的长毛尖;边缘具细齿;中肋粗壮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土红苓2022-10-07 19:25:50

    中药材“土红苓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下潮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海南等地。原形态:亚灌木,高约1。全株无毛,茎粗壮,分枝具纵真。单叶互生;叶柄纤细,长24cm;托叶钻状,长约3mm;叶片膜质,披针形,长913cm;宽23.5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偏斜,稍心形或圆形,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或齿缺。花单性,雌同株;聚伞花序腋生,少花,白以;苞片卵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南烛根2022-10-07 19:28:05

    中药材“南烛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凌霄花2022-10-07 19:30:45

    中药材“凌霄花”。别名:紫葳、五爪龙、红花倒水莲、倒挂金钟、上树龙、上树蜈蚣、白狗肠、吊墙花、堕胎花。性状:凌霄:多皱缩卷曲,黄褐色至棕褐色,完整花朵长4~5cm。萼筒钟状,长2~2.5cm,裂片5,裂至中部,萼筒基部至萼齿尖有5条纵棱。花冠先端5裂,裂片半圆形,下部联合呈漏斗状,表面可见细脉纹,内表面较明显。雄蕊4,着生在花冠上,2长2短,花药个字形,花柱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五味子2022-10-07 19:33:11

    中药材“五味子”。别名:北五味子、辽五味子。性状:北五味子: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5~8mm。表面红色、紫红色或暗红色,皱缩,显油润,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“白“白霜”。果肉柔软,种子1~2,肾形,表面棕黄色,有光泽,种皮薄而脆。果肉气微,味酸;种子破碎后,有香气,味辛、微苦。 南五味子:粒较小,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,干瘪、皱缩、果肉常紧贴种子上。贮藏: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七角风2022-10-07 19:35:30

    中药材“七角风”。别名:接骨丹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灌木林中。分布贵州、四川、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灌木。茎直立,无刺。叶互生;有长柄,基部扩大抱茎;掌状复叶,小叶5~7;小叶片长椭圆形,长2~5厘米,宽8~15毫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刺状锯齿,上面主脉有软齿,下面淡绿色。花排成伞形花序,复集成圆锥花序;萼5齿裂;花瓣5,镊合状排列;雄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锁梅叶2022-10-07 18:25:58

    中药材“黄锁梅叶”。出处:《红河中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心果2022-10-07 18:27:09

    中药材“黄心果”。别名:歪脖子果、黄牙果、化皮果、酸果、云树、大叶藤黄、云南莽吉柿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性味:苦、涩,凉。有小毒。注意:果实可食,略带涩味,多食能引起腹痛。 茎叶流产黄色浆汁,有毒,内服引起峻泻,慎用。功能主治:驱虫。主治蚂蝗入鼻。用法用量:鲜浆汁适量,滴入鼻腔。别名:歪脖子果、黄芽果、化皮果、酸果、大叶藤黄、云南莽桔柿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