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细芦子藤2022-10-07 18:51:35

    中药材“细芦子藤”。别名:钮子跌打、芦子、球穗胡椒、九节风、芦子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林中、溪涧边或山坡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四川南部、云南、西藏南部等地。原形态:短蒟 攀援木质藤本。枝纤细,质硬,下部具疣状凸起。叶互生;叶柄纤细,长720cm;叶片纸质至薄革质,椭圆形、狭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7.59cm,宽34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糙叶树皮2022-10-07 18:53:56

    中药材“糙叶树皮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路旁、河边,常与朴树、栎树等混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西南及山西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可达20m。树皮黄褐色,有灰斑与皱纹,老时纵裂;幼枝被贴生的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713mm,被贴生的毛;托叶线形;叶片卵形或狭卵形,长513cm,宽36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叶缘基部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砗磲肉2022-10-07 18:56:15

    中药材“砗磲肉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活于潮间带珊瑚礁间。 2.生活于浅海珊瑚礁间,在潮间带低潮线附近积水处亦可见到。 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南海,如海南、西沙群岛等沿海。 2.分布同上种。原形态:1.鳞砗磲,贝壳卵圆形,厚重坚实,壳长约200mm,壳高约130mm,壳宽约 136mm。两壳大小相等,两侧亦近等。壳顶位于背缘中央,壳顶前方有一长卵形的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茅根2022-10-07 18:58:38

    中药材“白茅根”。别名:丝茅草、茅草、白茅草、茅草根。性状:本品呈长圆柱形,长30~60cm,直径0.2~0.4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微有光泽,具纵皱纹,节明显,稍突起,节间长短不等,通常长1.5~3cm。体轻,质略脆,断面皮部白色,多有裂隙,放射状排列,中柱淡黄色,易与皮部剥离。无臭,味微甜。炮制:白茅根:洗净,微润,切段,干燥,除去碎屑。茅根炭:取净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王瓜根2022-10-07 19:00:55

    中药材“王瓜根”。别名:吊瓜、土瓜、苦瓜莲。性味:苦,寒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,散瘀止痛。用于毒蛇咬伤,急性扁桃体炎,咽喉炎,痈疮肿毒,跌打损伤,小便不利,胃痛。用法用量:2~3钱;外用适量,研末水调敷患处。备注:(1)在江苏和浙江两省,有将本品的果皮当“栝楼皮”;种子当“栝楼仁”使用的。功效参阅瓜娄项下。别名:土瓜根(《金匮要略》),堵拉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牛耳枫枝叶2022-10-07 19:03:14

    中药材“牛耳枫枝叶”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性味:《陆川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海蜇2022-10-07 19:05:29

    中药材“海蜇”。别名:海蜇皮、海蜇头、。生境分布:沿海各地。药理作用:动物实验证明,海蜇注射剂能降低兔血压,并可使兔的体表(耳廓)血管及蛙的周身血管表现舒张。性味:咸,平。功能主治:化痰热,散结,降压。主治肺热咳嗽痰多,热病痰多神昏,中风痰涎壅盛,原发性高血压,瘰疬,丹毒。用法用量:1~2两。复方:治高血压:海蜇4两,荸荠1.2斤,水煎服,日服2次。别名: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水紫菀2022-10-07 19:07:53

    中药材“水紫菀”。别名:山苦菜(《黄山植物的研究》)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山山坡灌丛中。分布陕西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80~150厘米。茎幼时有细软长毛。叶基生及互生,有带翅长柄,卵形或马蹄形,长达12厘米,边缘有三角形带尖头的钝锯齿,基部常抱茎而为耳状。头状花序多数,集成柱状狭圆锥形;全为舌状花,黄色。瘦果倒卵状椭圆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槐枝2022-10-07 19:09:57

    中药材“槐枝”。别名:槐嫩蘖(《唐本草》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化学成分:含芸香甙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柳叶斑鸠菊2022-10-07 19:12:15

    中药材“柳叶斑鸠菊”。别名:米碌塞、铁珠草、白头升麻、白龙须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1600(2100)m的开旷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柳叶斑鸠菊 多年生坚硬草本,高60100cm或更高。茎基部木质,直立,多分支,有明显条纹,稍粗糙,有密腺毛。叶互生;叶柄极短或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