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朝鲜崖柏2022-10-07 19:14:33
中药材“朝鲜崖柏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1400m湿润、富有腐殖质的谷地,但在山脊及裸露的岩石缝中也能生长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延吉和长白山等地。原形态:朝鲜崖柏,乔木,高达10m,胸径3075cm。幼树树皮红褐色,平滑,有光泽;老树树皮来红褐色,浅纵裂。枝条平展或下垂,树冠圆锥形。叶鳞形,长12mm,先端钝或微尖,背面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腺点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异叶鳞始蕨2022-10-07 19:16:49
中药材“异叶鳞始蕨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蕨类名同及名乐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600m的林下溪边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约35cm。根茎短而横走,密被赤褐色的钻形鳞片。叶近生;叶柄暗栗色,长1020cm,四棱形,光滑;叶片草质,阔披形或长圆状三角形;羽片约11对,基部近对生,上部互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山漆树2022-10-07 19:19:04
中药材“山漆树”。别名:铁象杆、野漆树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坡地灌丛中。分布贵州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1~4米。小枝红褐色,无毛。单数羽状复叶互生;小叶5~7,纸质,卵形至卵状矩圆形,长3~5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斜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,两面均无毛。圆锥花序腋生,花小而稀疏,杂性;萼片和花瓣4~6,覆瓦状排列;子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小儿腹痛草2022-10-07 19:21:18
中药材“小儿腹痛草”。别名:金沙青叶胆、小儿寒药、小苦药、小苦参、青叶胆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2600m的山坡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南部。云南东北部及中部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015cm。根黄褐色。茎丛生,铺散,枝斜生,四棱形,有窄翅。叶对生,常对折;基生叶片狭匙形或狭倒披针形,连柄长1.56.5cm,宽约0.5cm,先端急尖,基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大红花点地梅2022-10-07 19:23:35
中药材“大红花点地梅”。别名:点地梅、绿棱点地梅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3200m的山坡、砾石阶地等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二年生或多年生仅结实1次的草本。根细长,具少数分枝。莲座状叶丛单生,具多数平铺的叶,直径510cm;叶片匙形,近等长,长25cm,近先端最阔,宽48mm,先端近圆形,具骤尖头,两面无毛,具软骨质边缘及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土细辛2022-10-07 19:25:50
中药材“土细辛”。别名:马辛、马细辛、马蹄细辛、马蹄香、水马蹄。生境分布:生于阴湿的林下、沟旁及草丛中。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省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根状茎粗短,下生多数细根。叶1~4片,具长柄;叶片心状肾形,长2.5~4.5厘米,宽3.5~6.5厘米,上面有白斑。春季开花,花被管钟状,喉部无明显缢缩,外面黄绿带浅褐色,内面紫色,管部有方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南瓜子2022-10-07 19:28:06
中药材“南瓜子”。别名:北瓜子、窝瓜子。性味:甘,温。功能主治:驱虫。用于绦虫病,血吸虫病。用法用量:2~4两。备注:(1)南瓜蒂、南瓜根、南瓜藤性味均甘平。南瓜蒂:清热,安胎,治先兆流产,乳头破裂或糜烂;用量南瓜蒂1个,焙焦研粉服。南瓜根:清热、渗湿、解毒,治黄疸,牙痛;用量0.5~1两。南瓜藤:清热,治肺结核低烧;用量0.5~1两。别名:南瓜仁(《科学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凉山虫草2022-10-07 19:30:45
中药材“凉山虫草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四川通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寄生于鳞翅目昆虫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子座多数或单生,细而坚硬,常曲折,高2030cm,粗1.52.3mm。头部圆柱状或棒状,褐色至黑褐色,顶端具有不孕性的角状,具有假薄壁组织的皮层。子囊壳椭圆形或卵形,(400700)μm×(300450)μm,黑褐色,表面突起,呈天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五叶藤2022-10-07 19:33:11
中药材“五叶藤”。别名:五爪金龙、五爪龙、五叶茄、五叶薯、五齿苓。生境分布:华南。性味:甘,寒。注意:虚寒者忌用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止咳,除寒,通淋利水。主治骨蒸劳热,咳嗽咳血,淋症水肿,小便不利,痈肿疮疖。用法用量:2~4钱。别名:五爪龙、牵牛花、假薯藤、五齿苓、五叶茄、上竹龙、牵牛藤、黑牵牛、假土瓜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万丈深2022-10-07 19:35:31
中药材“万丈深”。别名:瘦地草、马尾参。性味:苦、微甘,平。功能主治:健脾消积,清热解毒,下乳。用于小儿疳积,乳汁不足,支气管炎,肺炎,肝炎,白带,肠风下血,筋骨疼痛,跌打损伤,疮疖痈肿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水煎服或泡酒服。备注:1)同属植物川滇还阳参Crepis rigrescens Diels。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在云南亦称还阳参。别名:马尾参、细草(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