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三轮蒿2022-10-07 19:35:00
中药材“三轮蒿”。别名:白头蒿。生境分布:四川、云南。性味:微涩,温。功能主治:清暑,镇痛,补虚。主治中暑腹痛,肺痨。用法用量:1~3钱,开水吞服或泡酒服。别名:白头蒿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荒坡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5~50厘米。根茎短,有须状根。茎丛生,幼时密被白色绵毛。叶互生,线形,长2~2.5厘米,宽1.5~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三角叶风毛菊2022-10-07 19:35:00
中药材“三角叶风毛菊”。别名:白牛蒡根、翻白叶、毛叶威灵仙、大叶防风。生境分布:台湾、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各省。性味:淡,微温。有香气。功能主治:健脾消疳,催乳,祛风湿,通经络。主治产后乳少,白带过多,消化不良,腹胀,小儿疳积,骨折,病后体虚,并治胃寒痛,风湿骨痛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外用全草适量,配方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白牛蒡根、毛叶威灵仙、大叶防风、翻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丛枝蓼2022-10-07 19:34:59
中药材“丛枝蓼”。别名:水红辣蓼、辣蓼(《全展选编·传染病》)。出处:《全展选编·内科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溪边或阴湿处。分布我国南北各地。原形态:丛枝蓼,又名:簇蓼。 平卧或斜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近基部多分枝,无中央茎的区别。单叶,互生,通常卵形,有时呈披针形,两端狭尖,两面无毛或有短柔毛,在叶缘和中脉上经常有小刺状毛;托鞘有缘毛。穗状花序,通常顶生或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三角咪2022-10-07 19:34:59
中药材“三角咪”。别名:山板凳(《贵州草药》),宿柱三角咪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林岩石脚、沟边、林下潮湿处。分布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约40厘米。根状茎长。叶互生,有长柄,叶片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,长7~12厘米,宽3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全缘或有粗齿.花于叶腋单生或成短总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上树咳2022-10-07 19:34:58
中药材“上树咳”。别名:瓜核草。出处:《广西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阴湿的石壁或树上。分布云南、贵州及华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细长如铁丝,横走,淡绿色,疏被鳞片,基部鳞片圆形,向上部为钻状披针形,有粗齿。叶一型,近肉质,有极短柄或几无柄,叶片卵状披针形,长6~10厘米,中部宽为1.5~2.5厘米,先端尖,基部短楔形,叶脉网状。孢子囊群生于叶片中部以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东北卫矛2022-10-07 19:34:58
中药材“东北卫矛”。别名:毛腺卫矛、鬼箭羽、卫矛、四棱树、毛叶卫矛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白山及华北。原形态:毛脉卫矛 落叶灌木,植株高可达3m。小枝略呈四棱形,绿色,通常具24木栓翅。单叶对生;具短柄;叶片近革质或厚纸质,倒卵形、菱状倒卵形至椭圆形,长37cm,宽1.53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上山龙2022-10-07 19:34:57
中药材“上山龙”。别名:大接骨丹、兰果野葡萄、过山龙。生境分布: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甘肃。性味:酸、辛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消肿解毒,止血,止痛,排脓生肌,祛风湿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腿痛,便血崩漏,白带。用法用量:5~6钱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蓝果野葡萄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,大接骨丹、过山龙(《陕西中草药》),扁担藤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出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三角叶冷水花2022-10-07 19:34:57
中药材“三角叶冷水花”。别名:玻璃草。生境分布: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广东、贵州。性味:淡、微甘,凉。功能主治:解毒消肿。主治毒蛇(竹叶青)咬伤。用法用量:鲜全草0.5~2两,黄酒随量炖服;外用鲜全草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玻璃草、油面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沟边或石上阴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下山虎2022-10-07 19:34:56
中药材“下山虎”。别名:小叶石仙桃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1000m的石灰岩山林中的树上、石上或悬崖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醅和贵州西南部。原形态:广西芒毛苣苔 攀援小灌木。茎长约1m,无毛,不分枝或有少数短分枝。叶对生,无毛;叶片薄革质或坚纸质,椭圆形或狭椭圆形,长2.25cm,宽1.42.4cm,先端急尖或微钝,基部宽楔形或楔状圆形,全缘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三角草2022-10-07 19:34:56
中药材“三角草”。别名:山韮菜、土麦冬[广东万宁]。性味:甘、微苦,凉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毒蛇咬伤,跌打肿痛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,蛇咬伤敷伤口周围。备注:(1)本品全株以根部较毒。狗吃根2两,7小时后死亡。别名:割鸡刀,三稔草。生境分布: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华南、西南。性味:苦,温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