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下果藤2022-10-07 19:34:55
中药材“下果藤”。别名:亚泵礴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林缘及空旷处或疏林中。分布于我国广西和云南等省区。原形态:无刺藤状灌木,高达10米。茎圆柱形,有纵条纹。小枝顶端常卷曲。单叶互生,革质,卵圆形或卵状矩圆形,长4~10厘米,宽2.5~6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圆或微心形,边缘波状或有疏浅齿,上面绿色,无毛,下面较淡,沿脉有疏毛,侧脉5~6对,期间细脉平行;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不凋木2022-10-07 19:34:54
中药材“不凋木”。别名:格棒子、格棒棒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参拔7502700m的山坡、路旁、干燥河谷两岸、松林及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小叶石积木,落叶或半常绿多刺灌木,高12m。枝开展,幼时紫褐色,被疏灰白色柔毛,老时黑褐色,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531片,边叶柄长1.53cm,宽11.5cm,近于无毛;托叶披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上石田螺2022-10-07 19:34:54
中药材“上石田螺”。别名:金耳环、打不死、石钱、上树田螺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林中树干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附生小形植株。根茎纤细,长而横生,疏被淡褐色、钻形鳞片,粗筛孔状,全缘。叶远生,二型;营养叶的叶柄极短;时片卵形、倒卵形至长圆形,基部短楔形而略下延于叶柄;孢子叶狭缩呈狭舌状,连短柄长34cm,宽23mm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丛毛榕根2022-10-07 19:34:53
中药材“丛毛榕根”。别名:铁牛入石、竹叶牛奶仔、小叶钻石风、奶汁草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林阴处。分布贵州、广西、福建、浙江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灌木。分枝多弯曲,棕色,嫩枝被白色柔毛。叶互生,具短柄;叶片纸质,椭圆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,长4~12厘米,宽2~3.5厘米,先端尾尖,中部以下逐渐收缩而变狭。基部圆形至楔形,边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三蕊草2022-10-07 19:34:53
中药材“三蕊草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1800m的松林下、林间空地、林缘路边草丛中及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三蕊草 草本,高515cm。茎纤细,略四棱形,棱上具狭翅,被平展的腺毛及微柔毛。叶柄长13mm,被腺毛;叶片膜质,狭椭圆形至卵形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,长(5)1025mm;宽(3)47mm,边缘具细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三颗针2022-10-07 19:34:52
中药材“三颗针”。别名:钢针刺(《天宝本草》),刺黄连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原形态:①刺黑珠 常绿灌木,高可达2米。茎圆柱形,微具纵棱,光滑无毛,幼时淡红色;二年生枝黄灰色或灰棕色,刺坚硬,分3叉,长1~3厘米,棕色,下侧有纵沟。叶革质,互生或3片簇生;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4~10厘米,宽1.8~2.5厘米,先端钝尖,有小尖刺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上天梯2022-10-07 19:34:52
中药材“上天梯”。别名:王孙、轮叶王孙。性味:苦、寒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。用于高热抽搐,咽喉肿痛;外用治痈疖肿毒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外用适量,鲜根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定风筋、铜筷子、灯台七、七叶一枝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下、草丛、阴湿地或沟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和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北重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东北堇菜2022-10-07 19:34:51
中药材“东北堇菜”。别名:堇堇菜、紫花地丁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草地、草坡、灌丛、林缘、疏林下、田野荒地及河岸沙地处。 资源分布: 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东北堇菜,多年生草本,无地上茎,高618cm。根茎短,垂直,节密生,常自一处发出数条较粗壮的裼色长根;根通常平滑,向下斜伸或有时稍横生。基生叶少数到多数;叶片长圆形,舌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东风螺壳2022-10-07 19:34:51
中药材“东风螺壳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活于730m水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。肉食性。 2.生态环境及分布与前种同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东海、南海。原形态:1.泥东风螺,贝壳长卵圆形,质坚厚,一般壳高5670mm,宽约为高的2/3,螺层810层,缝合线明显,螺旋部呈圆锥形,每层迅速增高,膨圆菜部34层的上部形成肩角,肩角下面略直。壳表灰白色,外被黄褐色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丝带蕨2022-10-07 19:34:50
中药材“丝带蕨”。别名:木莲金。生境分布:浙江、台湾、广东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功能主治:主治劳伤。用法用量:全草3~5钱,泡酒服。别名:木兰、木莲金。出处: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生境分布:附生于树上。分布浙江、湖北、广东以及西南等地。原形态:附生草本。根茎短而横走,密被鳞片,鳞片卵圆形,渐尖或披针形。叶近生,肉质,几无柄;长线形,长30~50厘米,宽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