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杏叶防风2022-10-07 19:13:41

    中药材“杏叶防风”。别名:骚羊古、瘙疡股(《草木便方》),蜘蛛香,山当归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小菊花、山茴香、大寒药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九月白花草、天蓬草、土当归、满身串、三足蝉,白花箭(《修订增补天宝本草》),蛇倒退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,白花草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马蹄防风(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),阳山臭、犁头尖、清当归(《四川中药志》),羊膻臭、马蹄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杓儿菜2022-10-07 19:13:40

    中药材“杓儿菜”。别名:挖耳草、芸香草、毛叶草、野烟、牛儿草、牛牛草、金挖耳、大白泡草、倒提壶、野葵花、六氏草、毛叶芸香草、野朝阳柄。出处:杓儿菜始载于《救荒本草》,云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父鱼2022-10-07 19:13:40

    中药材“杜父鱼”。别名:四鲶鲈、渡父鱼、舩矴鱼、伏念鱼。出处:始载于《临海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为近海底栖小型鱼类,肉食性。春季产卵,于56朋幼鱼进入淡水生长育肥。冬季游向河口及近海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渤海、黄海和东海。原形态:松江鲈,体前部平扁,渐后近圆筒形。一般长约12cm。头大,宽而扁吻长略钝,眼稍小,侧上位,中凹平,两缘高凸,形成眼上棱。顶枕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仲叶2022-10-07 19:13:39

    中药材“杜仲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500m的低山、谷地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等地。现各地广泛栽种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达20m。树皮灰褐色,粗糙,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。幼枝有黄褐色毛,后变无毛,老枝有皮孔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2cm,上面有槽,被散生长毛;叶片椭圆形、卵形或长圆形,长615cm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仲藤叶2022-10-07 19:13:39

    中药材“杜仲藤叶”。别名:藤杜仲叶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谷、疏林或密林、灌木丛、水旁等处。 2.生于海拔250500m的山林密林中。 3.生于海拔2001000m的热带雨林中、疏林中湿润处。 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 2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。广西等地。 3.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1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李核仁2022-10-07 19:13:38

    中药材“李核仁”。别名:李仁、李子仁、小李仁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吴普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主产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河南等地。性状:干燥种子呈扁平长椭圆形,长6~10毫米,宽4~7毫米,厚约2毫米,不甚饱满。内种皮褐黄色,有明显纵向皱纹。子叶两片,白色,含油脂较多。气微弱,味不苦。似甜杏仁味。以完整、干燥者为佳。化学成分:种子含苦杏仁甙。归经: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杏叶2022-10-07 19:13:37

    中药材“杏叶”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仲2022-10-07 19:13:37

    中药材“杜仲”。别名:扯丝皮、思仲、丝棉皮、玉丝皮。性状:本品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,大小不一,厚3~7mm。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,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;有的树皮较薄,未去粗皮,可见明显的皮孔;内表面暗紫色,光滑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有细密、银白色、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。气微,味稍苦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。炮制:杜仲:刮去残留粗皮,洗净,切块或丝,干燥。 盐杜仲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衡2022-10-07 19:13:36

    中药材“杜衡”。别名:怀、蘅薇香(《大戴札记》),牡、土卤(《尔稚》),楚蘅(《范子计然》),杜蘅(《广雅》),土杏(《博物志》),马蹄香((唐本草》),榷香(洪刍《香蕾,),杜衡葵(《尔雅翼,),土细辛(《土宿本草》),钹儿草(《太仓州志》),杜葵(《纲目》),南细辛(《医林纂要》),马辛(《江苏药材志》),马蹄细辛、泥里花、土里开花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杏子2022-10-07 19:13:36

    中药材“杏子”。别名:杏实(《别录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