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条参2022-10-07 19:13:30

    中药材“条参”。别名:雪条参、红条参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4003900m的高山、草地或石坡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伞状绢毛菊 多年生草本,肉质,高518cm;具木质根状茎。叶柄具疏长硬毛;基生叶多数,暗紫红色,下部叶卵形,上部叶披针形或条形,长312cm,宽0.85cm,先端圆钝,具短绒毛或无毛,边缘具锯齿,叶片下部有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杨梅叶2022-10-07 19:13:29

    中药材“杨梅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丘陵向阳山坡或山谷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乔木,高可达12m,树冠球形。单叶互生;叶片长椭圆或倒披针形,革质,长813cm,上部狭窄,先端稍钝,基部狭楔形,全缘,或先端有少数钝锯齿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色稍淡,平滑无毛,有金黄色腺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杨梅2022-10-07 19:13:29

    中药材“杨梅”。别名:树梅、珠红。性味:根、树皮:苦,温。 果:酸、甘,平。功能主治:根、树皮:散瘀止血,止痛。用于跌打损伤,骨折,痢疾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牙痛;外用治创伤出血,烧烫伤。 果:生津止渴。用于口干,食欲不振。用法用量:根、树皮、果0.5~1两;根皮外用适量,研粉撒敷或食油调敷患处。备注:(1)下列两种同属植物,在云南也同作杨梅入药。大树杨梅(毛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鹃2022-10-07 19:13:28

    中药材“杜鹃”。别名:杜鹃花、红杜鹃、映山红、艳山红、艳山花、清明花。性味:根:酸、涩,温。有毒。 叶、花:甘、酸,平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根:祛风湿,活血去瘀,止血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闭经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 花、叶:清热解毒,化痰止咳,止痒。用于支气管炎,荨麻疹;外用治痈肿。用法用量:根2~3钱;花、叶3~5钱;外用适量,根研粉,叶鲜品捣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杨树花2022-10-07 19:13:27

    中药材“杨树花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喜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温和平原地区,亦有栽培。 2.喜生于温暖湿润的地区。 资源分布:1.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等地。 2.我国除广东、海南、云南、西藏外,各地均有引种。原形态:1.乔木,高达30m。树皮灰绿色或灰白色,皮孔菱形散生,或24连生,老树干基部黑灰色,纵裂。芽卵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条叶垂头菊2022-10-07 19:13:27

    中药材“条叶垂头菊”。别名:线叶点头菊。生境分布:青海、甘肃、四川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消肿。主治高热症引起的急惊痉挛,神志昏迷。用法用量:2~4钱。别名:线叶点头菊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原、沼泽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及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条叶垂头菊 多年生草本,高1520cm。茎基部有多数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杨梅核仁2022-10-07 19:13:26

    中药材“杨梅核仁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杨梅叶蚊母树根2022-10-07 19:13:26

    中药材“杨梅叶蚊母树根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多生于亚热带常绿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杨梅叶蚊母树,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嫩枝有鳞垢;老枝无毛,有皮孔。叶互生;叶柄长58mm,有鳞垢;托叶早落;叶革质,长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511cm,宽24cm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边缘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松下兰2022-10-07 19:13:25

    中药材“松下兰”。别名:土花、地花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7003650m的山地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南部、西北及山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腐生,高827cm。全株无绿素,白色或淡黄色,肉质,干后变黑褐色。根细而分枝密。叶鳞片状,直立,互生,上部较稀疏,下部较紧密,卵状长圆形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茎山2022-10-07 19:13:25

    中药材“杜茎山”。别名:踏天桥、山茄子[江西南丰]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祛风利尿,止血,消肿。 根:头痛,腰痛,水肿,腹水; 叶:外用治创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根3~5钱;叶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土恒山(《纲目》),踏天桥、水麻叶(《湖南药物志》),山茄子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常绿阔叶林下。分布长江中、下游至福建、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