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杜鹃花叶2022-10-07 19:13:35

    中药材“杜鹃花叶”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化学成分: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、香豆精、三萜类、有机酸、氨基酸、鞣质、酚类、甾醇、强心甙、挥发油等;黄酮类中有红花杜鹃甲和乙,杜鹃花醇0.012%和杜鹃花醇甙0.4%。叶中还含能果酸0.6%和梫木毒素。性味:酸,平。 ①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杨栌耳2022-10-07 19:13:35

    中药材“杨栌耳”。别名:杨庐耳(《政和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参见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杧果树皮2022-10-07 19:13:34

    中药材“杧果树皮”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化学成分:树皮含杧果甙、高杧果甙、鞣质9.33%。 忙果的树脂含三萜化台物很多,中有齐墩果醛、齐墩果醇、杧果酮酸、异杧果醇酸、羟基杧果醇酸、羟基杧果酮酸、杧果醇酸、14甲基杧果醇醛、4甲基24甲烯基双氢杧果二醇、一种双三萜烯成分、古柯二醇、达玛烯二醇、阿波酮酸、环木波萝醇乙酸酯、香树脂醇乙酸酯、蛇麻脂醇乙酸酯等。 杧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鹃花果实2022-10-07 19:13:34

    中药材“杜鹃花果实”。别名:映山红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丘陵山地或平地,疏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或以南各地,东至台湾,西到四川、云南。原形态:落叶或半常绿灌木,高25m。多分枝,幼枝密被红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,老枝灰黄色,无毛,树皮纵裂。花芽卵形,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,边缘有睫毛。叶二型;春叶纸质,较短,夏叶革质,较长,卵状椭圆形或长卵状披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杧果叶2022-10-07 19:13:33

    中药材“杧果叶”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化学成分:含抗坏血酸237毫克%、鞣质11.73%、杧果甙6.9%(以干叶计算);尚含树脂、氢氰酸,萧酮类等。药理作用:叶的提取物能抑制化脓球菌、大肠杆菌。叶或汁对敏感的人可引起皮炎。对动物有雌性激素样作用。性味:《陆川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鹃花根2022-10-07 19:13:33

    中药材“杜鹃花根”。别名:翻山虎、搜山虎(汪连仕《采药书》)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化学成分:根皮含鞣质7%。性味:酸甘,温。 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杧果2022-10-07 19:13:32

    中药材“杧果”。别名:马蒙、莽果、麻蒙果。性味:酸、甘,平。注意:(1)有谓果皮峻泻,利尿杀虫;可治便秘,小便不利。树干二重皮治腹股沟肿痛。功能主治:果、果核:止咳,健胃,行气。用于咳嗽,食欲不振,睾丸炎,坏血病。 叶:止痒。外用治湿疹瘙痒。用法用量:核0.3~1两;外用适量,鲜叶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庵罗果(《开宝本草》),香盖(《大明一统志》),蜜望、望果(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鹃花2022-10-07 19:13:31

    中药材“杜鹃花”。别名:红踯躅(《洛阳花木记》),山踯躅、山石榴、映山红(《纲目》),艳山红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艳山花、山归来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满山红、清明花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,红柴丬花、灯盏红花、山茶花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虫鸟花,报春花(《江西草药》),迎山红(《烟台医药》1:23,1971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或平地,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杠香藤2022-10-07 19:13:31

    中药材“杠香藤”。别名:木贼枫藤(《浙扛天目山药植志》),万刺藤、犁头枫(金华《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》),黄豆树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出处:金华《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裸岩旁或石砌上,常缘石蔓生,喜石灰质土壤。分布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陕西、福肄、台湾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或乔木,有时藤本状,长可达13~19米。小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杨梅树皮2022-10-07 19:13:30

    中药材“杨梅树皮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