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蘘荷子2022-10-07 18:42:44
中药材“蘘荷子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注意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杖叶2022-10-07 18:42:43
中药材“虎杖叶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化学成分:叶含异槲皮甙,较多的叶绿醌C和叶绿醌B,鞣质17%。功能主治:①《本草拾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蘼芜2022-10-07 18:42:43
中药材“蘼芜”。别名:蕲莲、蘪芜(《尔雅》),薇芜(《本经》),江蒿(《上林赋》),芎藭苗(《别录》),川芎苗(《履巉岩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归经:《本草汇言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蘘荷花2022-10-07 18:42:42
中药材“蘘荷花”。别名:山麻雀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中阴湿处,江苏也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浙江等地。自产自销。原形态:蘘荷,多年生草本,高0.51m。根茎肥厚,圆柱形,淡黄色。叶柄长0.51.7cm或无柄;叶舌膜质,2裂,长0.31.2cm;叶片披针状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2037cm,宽36cm,叶面无毛,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咬癀2022-10-07 18:42:42
中药材“虎咬癀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空旷沙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海南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全体被星状柔毛。茎匍匐状,分枝多。基生叶莲座状,早落,茎生叶假轮生或对生,倒卵形至矩圆状匙形,长622mm,宽515mm,先端钝圆或急尖,基部渐狭;叶柄甚短。花14朵簇生,无梗或近无梗;萼片5,椭圆形或矩圆形,长46mm;无花瓣;雄蕊5,有时多至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皮楠2022-10-07 18:42:41
中药材“虎皮楠”。生境分布:浙江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性味: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散瘀。主治感冒发热,扁桃体炎,脾脏肿大,毒蛇咬伤,骨折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鲜叶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出处:始载于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台湾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虎皮楠 常绿小乔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尾草2022-10-07 18:42:41
中药材“虎尾草”。别名:水苏麻、沙虫药、荷麻根、大马鞭梢、大麻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阳处,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西部、四川西部、贵州、南部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毛萼香茶菜,多年生草本或灌木,高0.53m。具匍匐茎。茎钝四棱形,具浅槽,常带紫红色,密被贴生微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0.65cm;叶片卵状椭圆形或卵状针形,长2.518cm,宽0.86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尾兰根2022-10-07 18:42:40
中药材“虎尾兰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。 2.金边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1.虎尾兰原产非洲西部。 2.金边虎尾兰我国各地有栽培。原形态:1.虎尾兰,常绿多年生草本。具匍匐的根茎。叶16枚基生,挺直,质厚实;叶片条状倒披针形至倒披针形,长30120cm,宽2.58cm,先端对褶成尖头,基部渐狭成有槽的叶柄,两面均具白色和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蘡薁藤2022-10-07 18:42:40
中药材“蘡薁藤”。别名:野葡萄藤、接骨藤、甘古藤、酸古藤、禾黄藤、禾花子藤、猫耳藤、山红羊、山苦瓜、小平布藤、野桑叶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及台湾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蘡薁 木质藤本。幼枝有锈色或灰色绒毛;卷须有1分枝或不分枝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3cm;叶片宽卵形,长48cm,宽2.55cm,3深裂,中央裂片菱形,再3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蘡薁2022-10-07 18:42:39
中药材“蘡薁”。别名:野葡萄、山葡萄。性味:酸、甘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。用于肝炎,阑尾炎,乳腺炎,肺脓疡,多发性脓肿,风湿性关节炎;外用治疮疡肿毒,中耳炎,蛇虫咬伤。用法用量:0.5~2两,水煎或泡酒服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绞汁滴耳。别名:薁(《诗经》),燕薁、蘡舌(《广雅》),山葡萄(《唐本草》),山蒲桃(《本草拾遗》),野葡萄藤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