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虎耳兰2022-10-07 18:42:28

    中药材“虎耳兰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我国引种栽培。 资源分布:原产非洲热带。原形态:网球花 多年生草本。鳞茎球形,直径47cm。叶34枚;叶柄短,鞘状;叶片长圆形,长1530cm,主脉两侧各有纵脉68条,横行细脉排列较密而偏斜。花茎直立,实心,稍扁平,高3090cm,先叶抽出,淡绿色或有红斑;伞形花序具多花,排列稠密,直径715cm,下有佛焰苞状总苞1轮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蚕茧草2022-10-07 18:42:27

    中药材“蚕茧草”。别名:蓼子草、小蓼子草、红蓼子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散寒活血,止痢。用于腰膝寒痛,麻疹,菌痢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野生于水沟或路旁草丛中。分布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四川、湖北、广东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可达1米。茎棕褐色,单一或分枝,节部通常膨大、叶披针形,长6~12厘米,宽1~1.5厘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蚌肉2022-10-07 18:42:27

    中药材“蚌肉”。别名:河歪(《本草再新》),河蛤蜊(《吉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原形态:①背角无齿蚌 贝壳2片,呈具有角突的卵圆形,壳长约为壳高的1.5倍。前端稍圆,后部略呈斜切形,末部钝尖,腹缘弧形。壳顶部位于背缘中央稍偏前方。壳前背缘短于后背缘;后背缘的后端与后缘的背部形成一钝角突起、后背部有自壳顶射出的3条粗肋脉。壳面绿褐色,平滑,有细环形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蚂蚁2022-10-07 18:42:26

    中药材“蚂蚁”。别名:蚁、玄驹、昆蜉、马蚁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营群体生活,常筑巢于地下。 资源分布:1.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 2.分布于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1.丝光褐林蚁,工蚁体长约13mm。全体漆黑,平滑有光泽,头圆三角形。复眼1对,椭圆形,单眼3个,品字排列。触角屈膝状,12节。前胸背板甚发达,中胞背析较小。足3对,胸部和腹部相接处缩小成细柄状。有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蚕沙2022-10-07 18:42:26

    中药材“蚕沙”。别名:原蚕屎、晚蚕沙、蚕砂、原蚕沙、马鸣肝、晚蚕矢、二蚕沙、蚕屎。出处: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我国大部地区,均有饲养。 资源分布:分布很广。原形态:家蚕蛾,雌、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。体长1.62.3cm。翅展3.94.3cm。体翅黄白色至灰白色。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切,各横线色稍暗,不甚明显,端线与翅脉灰褐色,后翅较前翅色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蚕豆叶2022-10-07 18:42:25

    中药材“蚕豆叶”。出处: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化学成分: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、D甘油酸、5甲酰四氢叶酸、叶绿醌、游离氨基酸,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较多,并含丰富的多巴。药理作用:甘油酸有利尿作用。参见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虾蟆脑2022-10-07 18:42:25

    中药材“虾蟆脑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蚌壳草根2022-10-07 18:42:24

    中药材“蚌壳草根”。别名:咳嗽草、大铁扫把。出处:《红河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山区半山坡灌木林中。分布云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半灌木,幼枝被毛。单叶互生,矩卵形,长4~7厘米,宽3~4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心形,全缘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几无毛,叶脉背面隆起,被长毛;叶柄长0.8~1.5厘米;托叶披针形。总状花序顶生,小花序包藏在蚌壳状苞片中,苞片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蚕蛹2022-10-07 18:42:24

    中药材“蚕蛹”。别名:茧蛹。生境分布:养蚕地区。化学成分:蛹含蛋白质、脂类物质,其中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、甘油脂、少量卵磷脂、甾醇、脂溶性维生素等。功能主治:生津止渴,消食理气。主治消渴。 尿无度:茧蛹5钱,水煎服,日服2次。 膨胀:茧蛹5两,焙干研面,每服2钱,日服2次。 肺结核消瘦,慢性胃炎,胃下垂:蚕蛹焙干,研粉,每服0.5~1钱,每日2次。备注:蚕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虾蟆胆2022-10-07 18:42:23

    中药材“虾蟆胆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